国务院新闻办(下简称“国新办”)11月14日主持举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央行新闻发布会,解析了四万亿元资金的来源构成:在目前暂定时限为截至2010年底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央政府投入1.18万亿元,希望以此带动全社会投资四万亿元。四万亿投资计划资金从何而来成为未来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这四万亿投资除了包括中央政府投资之外,还包括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等社会力量的投入。
(一) 1.18万亿中央投资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国新办11月14日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在第四季度首先投入一千亿元中央投资,意欲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四千亿元。而自目前到2010年底,中央安排的投资将达1.18万亿元,这些资金将主要通过国债来募集。
1.18万亿同样不是小数字。来自财政部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同期财政支出4.98万亿元,当年全国实现财政盈余1540.43亿元。按照2007年的数据,仅此前中央政府确定的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的中央投资一千亿元就将花掉全年财政盈余的三分之二。因此,扩大中央政府投资所需资金,将来自于加大规模发行国债。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预测,为了1.18万亿元的资金“完全有保障”,预计明年新增的国债发行规模将达到六千亿元以上,而国债总的发行规模或将超过一万亿元。
(二) 2.82万亿社会资金来源
中央投资主要靠发行国债来落实,余下的2.82万亿可能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资金。这部分社会资金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金融机构贷款等资金。
1、地方政府:融资绕道信托
与中央政府不同,按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通过发债来获取资金。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的明文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所以地方政府想靠发债来获取资金在目前法律制度条件下难以通行,只能另某它策。不过最近有消息传出,一份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到国务院待批。这条信息显示地方政府发债能否推出的问题,目前尚在酝酿之中。
面对当前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实际困难,发改委准备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投入方向增加中央投入比例,降低和免除地方配套的部分资金;二是中央政府正研究一些渠道和方法,允许地方政府转贷或经过批准进行融资。
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寻求其他融资路径,比如以国有企业的名义设立信托,为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作为融资方式的一种,地方政府以国资企业名义通过发行信托计划融资比放开限制让地方政府直接发债更安全。因为信托计划为私募,规模有限;而发债为公募,投资人广泛,风险不易掌握;另外债券期限长,风险也就更大。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当地一些大型企业发公司债,或者采取从股市融资等方法获取建设资金,以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融资途径。
另外,地方政府可以借助于银行贷款。作为传统的融资渠道,银行的信贷也可称为地方政府资金的重要来源。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要配套信贷资金部分的风险也比较小,银行比较乐于放贷,因此未来这部分信贷量应该比较大。
2、企业投资:将成社会资金主体
由于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普遍不景气,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金骤降,因此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能力可能有所下降,企业将成为此次社会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将借助于金融机构贷款、股市融资和一些投资基金。
为了拉动企业投资,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取消对银行信贷规模限制等,为四万亿元财政刺激方案铺平了道路。
同时,在当前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政府的大幅投资不仅不会对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将会拉动企业投资。国家加大投资必然需要水泥、钢材等相关产业的支持,也必然带动这些行业企业的发展。
3、金融机构贷款:明年信贷资金或增五万亿
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及国九条、国十条、国三十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型商业银行近期纷纷扩大信贷投放,信贷投放目标直指国家及地方政府重点支持项目。
央行已正式宣布取消自2007年底来对商业银行实施的信贷限额,并鼓励商业银行在年底之前发放约一千亿元的新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颁布的“金融三十条”明确了明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的目标,预计明年银行信贷资金新增量大约为五万亿。
在经济情景不明的情况下,由于基建投资相对较安全,银行一般都愿意向其贷款,甚至还争着放贷,银行惜贷主要表现在没有政府担保的中小企业上。从前11月份贷款增速来看,与年初目标接近,在信贷规模控制取消而更倾向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情况下,12月贷款还会有较快增长,预计今年贷款增长会超出预定目标。
4、其他
● 私募基金
由于整体投资环境不好,此前几个月私募股权投资进入低迷期,新政出台将给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带来机会。相对来说,私募基金比社会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周期短、见效快的投资。
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日前表示,“在当前背景下,政府可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股权投资资金投入需要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也提议,与社保基金相类似的基金及私募基金,在此轮扩大投资的活动中要有所作为,以保证经济的健康增长。
这些都将为私募基金带来投资机会。
● 保险资金
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近期透露,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其中包括两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和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目前,保险资金基础设施的股权投资主要集中在京沪高铁等稀缺资源方面。
正在讨论中的基础设施投资细则可能放宽条件,一旦开闸,也将为保险基金带来投资机会。
● 国外资金
另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四万亿投资中还可能包括国际金融资金等多种资金的进入。
晚上关注一下中央新闻
三农
分期 启动资金,
财政学的期末考试论文吧
你这个题目太大了
去人民网和报纸上找找
俺就提醒你下 嘿嘿 分就不要了
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