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油气田并不能马上就投入开发。为了给油田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还必须了解这个油田到底有多大,储量有多少,是个什么类型的油田。如果没有把地下油层和油层中油水运动规律搞清楚就匆匆忙忙去开发油田,就会使油田遭到破坏,大量原油会白白遗留在地下油层中而采不出来。
那么,需要搞清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油田可以投入开发呢?主要的工作包括:油田的构造情况,油气藏类型,油层情况,油气水分布情况,油井产油、产气能力,油、气、水性质,油层压力情况,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等。
上述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准确地探明油田面积,搞清地下油层情况,了解油井产油、产气能力和油层压力情况。
搞清油田面积。油田有多大,首先要看油田面积大小。油层在地下分布是很复杂的,大多数油田面积是很不规则的。油田面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油层的构造情况。一般情况下聚集油气的构造面积大,油田面积也大;构造面积小,油田面积也小。但不是构造面积大,油田面积一定大。因为有的构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会受到各种地质营力的破坏,断裂系统对油气的储集、油气藏的破坏作用也是很大的。
为搞清油田的油层构造情况,还需要进行地震勘探。一个盆地的基底构造情况不一定同上部的情况一样。盆地内部的沉积岩层是成层分布的,不同时代的岩层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地震反射(或折射)层也是一层一层的,但各层的形态不一定是一致的。为了把油层构造搞得很清楚,就要用更密的测网进行地震勘探(地震细测)。通过地震细测把油层构造大小、形态、断裂分布、发展历史都搞清楚。在搞清楚构造的基础上,还要打探井,这种钻井一般叫做探边井,探的就是油、水的边界。油水边界是有规律的,从剖面上看,在油水边界以外(也就是油水边界线的深度以下)没有石油,全部是水;在油水边界以内(也就是油水边界线的深度以上)就是油藏了。这样,在构造图上画出油水边界线能比较准确地圈定油田面积。
探边井的部署应根据已掌握的地质资料以及在对油田油藏类型进行推断的基础上,尽量以大井距甩开钻探。这样做可以用较少的井较快地探明油田面积。
油气勘探之五—详查油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