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少数民族

2025-05-09 11:31:5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很早就注意到这么个现象:中国历史上,基本上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掠中原的汉族文明,甚至统一整个中国,建立政权(如元朝、清朝),却未怎么发现有南方的少数民族北上攻伐的事例。相反,南方少数民族反而更多的是被中原的汉人驱赶讨伐。为什么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与中原汉人有如此不同的关系呢?在我看来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可惜本人才疏学浅,只能暂凭自身所知的皮毛妄作推论,希望得到各路高人的指教点拨……

从历史上来看,最早有关于南北方争战的事件应该是上古传说中有关蚩尤与炎、黄二帝的战争了吧。蚩尤就是南方(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与之相对,炎、黄二帝则是最早的中原地带华夏文明的领导者,他们之间的战争最终以蚩尤战败被杀,炎、黄二帝取得对中华大地的统治权而告终,在接下来数千年的中华历史里,似乎就再没有南方少数民族能对中原的华夏文明构成威胁了。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原华夏文明的发展,却开始不断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和攻击,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威胁的,本人暂时无法考证,只能凭自身浅薄的历史知识追溯到西周时期,因为西周就是受到北方犬戎这个游牧民族的攻击而结束的。至于再早以前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情况,我暂时无从了解。

那么就暂时从西周末开始算吧,接下来是东周列国,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了,当时直接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主要有有秦国、燕国、晋国和后来的赵国等等。各国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骚扰得不行,秦、赵只能靠修筑长城来抵挡,直到秦国一统天下,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大军出征方才取得对匈奴的重大胜利,但之后秦始皇依然大肆修建长城,由此可知,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依然存在。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少数民族呢?西南的巴蜀和东南的百越(山越)都被吞并征服,前者一直是秦国的附属国,最后被吞并;后者在越国和楚国的攻伐下也被驱赶征服。看看现在的古蜀国三星堆遗迹,真是很难理解如此发达的文明居然就这样在短时间里消失,当然具体如何消失本人未做考证,同时秦国是否有继承古蜀国的文化也不知其然。

秦帝国之后的大汉帝国,更是猛将谋士众多,高祖初定天下之后,便立即出兵北伐,想要一举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可叹最后得靠行贿女人来解白登之围,捡回一条命。高祖认识到凭汉朝当时的实力根本无力征服匈奴,于是采取了和亲政策,怀柔匈奴,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几代,直到我们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出现。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与匈奴对抗,首先要感激他的先人:经过文景之治后的汉朝,国库充实,经得起长期大规模战争的消耗,实际上到武帝中后期,汉朝经济也是勉强支撑的。其次,武帝幸运地拥有了整个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最擅长骑兵战术的两个将军:卫青和霍去病。正是这两个人,第一次让北方游牧民族尝到了被骑兵肆意追砍的恐怖,同时还有一个“飞将军”李广,有这三员大将,何愁匈奴不破?

但是在北伐之前,汉朝先平南。当时在南越之地,有一个南越国,一直不服中央管制。于是汉朝政府先出兵平定南方,南方少数民族面对中原汉族,毫无抵抗能力。平南之后,汉朝开始大规模北伐,征讨匈奴。结果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也差不多都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屈指可数的几次重大胜利之一,应该是之首。匈奴被打得支离破碎,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跟狗一样,逃到欧洲去祸害当地人民了,南匈奴投降汉朝,心服口服地为汉朝把守西北边境。

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间,北方游牧民族都臣服在汉朝的统治之下,哪怕是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都不能进取中原。南方的少数民族在三国时期则差不多失去了最后的反抗实力(只能是反抗,没有任何侵掠的能力),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被蜀国平定(诸葛亮七擒孟获大家都知道吧)。另一边东吴也把不肯臣服的山越族围困剿灭。至此以后,似乎中国历史上就绝少再提到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对抗了。

三国后的晋朝,形势急转直下,八王之乱让北方的游牧民族认识到此时的中原政权已非当年的大汉王朝了,于是各族纷纷杀入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形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肆虐中原大地,汉族人民惨遭屠戮。虽然中原大地战乱不堪,但长江以南,从东晋,到南朝四代,都相对稳定,所以此时南方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原的先进文明被逃难的中原人士更多的带到南方来,从此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更加被同化,而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东南流域)也渐渐开始形成了锦绣文弱、即时行乐的风气,雄霸之心难复。

在一段无比黑暗的历史之后,隋朝统一了天下,唐朝取而代之,我们另一个伟大的朝代,大唐盛世拉开了序幕……

此时南方少数民族,我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北方的突厥,在唐初也被征服,这时各方民族都又臣服在中华文明之下了。到唐朝中后期,安使之乱,让北方的少数民族再次祸害中原。五代十国之时,北方的契丹已经建立起相当强大的政权了。

接下来是软弱的大宋王朝,整个宋朝历史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不断遭受北方游牧民族欺凌的历史,宋朝的版图在中国个朝代中就是相当小的一个,北面的契丹,后来的金、元,一直都比宋朝要强大,还有西夏这么一个也很强大的恶邻,宋朝必须不断地送岁币给他们以求安逸。纵然有杨家将、狄青、岳飞等等强将,在宋朝特有的内讧之下,也难有所作为。宋朝统治阶层,特别是南宋的统治阶层,更多的是沉醉在宋词的婉约柔美里,沉醉在江南的纸醉金迷中,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基本没有抵抗能力。而反观此时的南方,曾经的荒蛮之地已经开发得无比繁华,福建泉州更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城市之一,经济文化的繁荣,更让南方成为一个稳定的地方。

安逸的宋朝最终被凶悍的元朝灭了,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取代了汉族,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虽然这个朝代的统治很短暂。

明朝重新把汉族人带回到对中华大地的统治地位。但很遗憾,虽然打败了蒙古人,明朝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依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土木堡一战损失了数十万明军精锐。于是,明朝又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老办法:修长城。我们现在所见的长城,大多都是修建于明朝的。可见打败了蒙古人的明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依然只能以防御为主,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明朝最后的历史是如此惨淡,东北女真族的兴起,建立了清朝。看似弱小的清朝,却不断蚕食大明江山,逼的崇祯皇帝自杀殉国。我们广大电视观众相当熟悉的大清王朝就此取代明朝,成为中华大地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北方游牧民族第二次征服中原。

无比简陋又漏洞百出地讲述了中华历史,到底南、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的关系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现在鄙人就说说我得出的一些结论:

1.长江阻隔。
中原文明最早建立的区域大体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体一点的话大概就是在黄河和长江之间了。黄河与长江比起来,不但跨度要小,而且冬季还有冰冻期,人要过黄河不会很困难。长江就不一样了,需要整备水军才能过,想想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和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都让来自中原的南征大军折戟而归。于是长江就成了很多割据政权的屏障:如三国时期的东吴、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东晋和南朝四代、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宋朝时的南宋。都能与中原势力对抗,实现划江而治。哪怕是在现代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也想过划江而治。可见,长江是一个多么突出的地理阻隔。回头想想,先进的中原文明都不能轻易南渡,原始的南方少数民族想要渡江北上不是更有难度?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则只要渡过狭窄的黄河就可,要容易得多。

2.南方少数民族更分散,北方少数民族更加融合。
南方是什么地理特征?山地、丘陵多,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个交通上的不便,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所以南方(东南)少数民族基本都是以小群体聚居,很难形成大的统治政权。在东周时期就管南方山越族叫百越,就是因为他们分散,不统一。没有建立统一强大的政权,只以简单的宗族群体聚居,南方的少数民族自然难有作为。再看北方,茫茫大漠,虽然很宽广,但游牧民族居住的是平坦的草原,大家之间相互交流和攻伐都不难,于是就很容易形成一个统一强大的政权,有了强大统一的政权,就有了向外扩张基础。

3.北方土地比较贫瘠,南方土地相对富饶。
北方土地大多是大漠和草原,难以开垦。大漠肯定是贫瘠了,而草原也难富饶起来,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都是靠畜牧业为生,对草原环境的影响更大,一但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北方游牧民族就没有食物来源。而在他们南面是富饶的中原,于是南下侵掠就成为一种必然。南方相对来说,土地就要富饶很多,可以种植水稻,可以打山里野味,密布的湖泊河流也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没有怎么受到食物匮乏的威胁,南方少数民族自然没有北上的需要了。

4.中原统治者更多南下,发展南方。
包含上面第3点的原因,加上北方多动乱,古代中原汉族人民更愿意南迁。从春秋时期楚国、越国,到三国时期吴国、蜀国开发东南、西南,后来的东晋南朝开发江南,最后是宋朝让江南无比富饶,都使南方少数民族在不断地被中原文明被同化,南方地区逐渐和中原地区一样繁华,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和汉人的南迁,南方少数民族想要作乱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北方地区因为贫瘠,使得中原人不愿北上,也就无法形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同化,北方地区长期得不到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就要不断南下侵掠。

5.南方气候相对较好,北方气候恶劣。
南方的气候就是多雨、潮湿,但不会恶劣,与中原地区的气候相比区别不大。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气候就要恶劣很多,或是炎热,或是寒冷,大风大沙,为了逃避恶劣的气候环境,北方游牧民族也会想要南下。

6.北方游牧民族具有高度机动性,南方少数民族不具备。
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天生的优势,极其擅长骑术。以弱对强的侵略,军队就必须建立在高度的机动性上,用机动性可以弥补人数和实力上的不足,这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中也得到体现。中原地区的人则相对不善骑兵战术,更多的是依靠步兵。用步兵对付快速突击的骑兵,可以想象结果会怎样。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具备了机动性上的巨大优势,进攻迅速、抢夺迅速、逃跑也迅速,对中原地区的侵略就显得很轻松了。而南方少数民族呢?因为山地阻隔,使得他们难有机动性,中原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比骑术不如,和南方少数民族比可见绰绰有余了。南方的马也都是适应山地的矮种马,基本不能建立骑兵,而且比起马,南方人更喜欢的是骡子。这就使得南方少数民族不具有侵略的一个重要条件:机动性。不但不具有,而且还是一个缺点。南方少数民族擅长的是驾舟,可惜中原地区水系不发达,南方少数民族无法靠水路进取中原。

回答2:

其实在汉初,南越经常骚扰大汉,但时间推移。。。
南北经济文化军事大挪移,政权到了中东和南部,北方由于战乱,(像后汉末,五代,元末)
给了戎狄(北方少数民族)机会
其次就是luog1214说的地理和天险

回答3:

其实在汉初,南越经常骚扰大汉,但时间推移。。。
南北经济文化军事大挪移,政权到了中东和南部,北方由于战乱,(像后汉末,五代,元末)
给了戎狄(北方少数民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