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种植后第一次打什么药水

大棚草莓种植后第一次打什么药水
2025-05-09 10:47: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用百菌清悬浮剂,主要用于治疗叶斑病。

大棚草莓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好。

一、培育壮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

二、合理定植

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 ,复合肥50~60kg 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

9月中下旬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

三、温湿度控制

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

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喷洒“新高脂膜”乳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

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采摘期。

扩展资料:

草莓不同病症所要用的药:

一、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用药:发病初期用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

二、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用药: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50%吡唑醚菌酯·腈菌唑,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三、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用药: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烟酰胺·环氟菌胺500倍液或领先4号灰霉专用300倍液等喷雾。

四、根腐病

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用药:草莓移栽前用大棚专用3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五、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用药: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500倍液喷施;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六、蚜虫

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用药: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25%吡蚜·噻虫啉8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

七、红蜘蛛

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用药:花序初显时,可喷24%螺螨酯,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5%唑螨酯800-1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棚草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斑病

回答2:

  草莓营养丰富,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
  大棚草莓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好。
  一、培育壮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
  二、合理定植
  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
  同时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 ,复合肥50~60kg 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 。
  9月中下旬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
  三、温湿度控制
  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
  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
  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
  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
  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喷洒“新高脂膜”乳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
  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采摘期。
  四、肥水管理
  根据草莓生长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及多元微量元素。
  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
  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
  第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每亩施0.3%硫酸钾5公斤左右。
  另外,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株施尿素0.1-0.2公斤,补充果实生长所需养分,提高灌浆质量。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
  对蚜虫、红蜘蛛可喷10%吡虫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螨死净。
  灰霉病在高温高湿以及草莓生长旺盛期最易发生,可用50%速克灵800倍防治,效果很好。
  对芽枯病,摘老叶、通风透光,每隔一周喷一次1000倍多氧霉素或600倍敌菌丹水溶液。

回答3:

我以种了一个星期了打什么药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