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必然造成拜占廷帝国在宗教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古罗马,并广泛流传于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至3~4世纪时,它已经从被压迫被剥削的下层人民的宗教逐步演化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其早期的性质、社会基础、教义、教会组织和教规礼仪也随之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日益成为罗马帝国政府的统治工具。4世纪上半叶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的《米兰敕令》,和他亲自主持召开的尼西亚会议,实际上是变相的宣布基督教获得了国教的地位。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为普遍存在的对现实生活绝望的社会心理和颓废思想提供了精神寄托,使意识形态的混乱局面得到调整,而刚刚建立的拜占廷帝国也慢慢趋于稳定。由于东罗马帝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以希腊人和希腊化的其他民族为主体的拜占廷人,就开始有选择性地吸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东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积极发展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拜占廷文化。可以说,东地中海地区一直是古典文化的中心,也是拜占廷文化发展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