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指骨骼的断裂,如果骨骼在皮肤保持完整,称为闭合性或简单性骨折,
如果骨折时皮肤破损,则成为开放性或混合型骨折。
骨折常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疼痛、不适、肿胀,甚至造成骨骼突出或组织缺失、失去知觉、刺痛或骨折部位麻痹。重要部位的骨折,如上肢或下肢,常出现骨折部位脉搏虚弱,不能负荷。
疾病成因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仅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还作用于骨骼组织,使钙、磷最终成为骨质的基本结构。
营养不足。老年人食欲较差,进食量减少。又由于肠胃功能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也很差,容易引起蛋白质缺乏,从而造成骨质疏松。
营养饮食原则
骨折初期 吃三七、山楂、荠菜、韭菜、螃蟹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食物。
骨折中期:补肝肾、续筋接骨的食物,如枸杞子等
骨折不久愈合这,可吃桂圆肉、黑豆、鹌鹑等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类的食物。
应在饮食中包含乳酸钙和磷酸钙,注意摄取有充足的维生素D的食物。
更多食用含钙的食物。应在睡前服用,这是钙吸收的最佳时间,还有助于睡眠。
骨折患者不要食用醋,因为醋中含有3-4%的醋酸,而醋酸又有软化骨骼及脱钙的作用。不少骨伤患者食用了醋之后,第二天伤处感觉酸软,疼痛加剧,甚至更加肿胀。可见食用醋的确能影响骨折愈合。因此,骨折病人,在治疗期间,避免食用醋。
手术后的营养治疗
骨折术后患者因对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量大增,但患者进食量却有所减少,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对于这类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营养治疗,以使创伤早日恢复。
较轻骨折患者的固定术后,早期既可以经口摄取食物。但选择食物时要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便有利于骨折的修复和愈合。
较重骨折患者表现为多处骨折,或出血较多的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较为严重的软组织挫伤。患者消耗明显增加,也可以影响胃肠功能。可考虑给予静脉营养治疗,有利于创伤愈合和控制并发症,待病情好转稳定后逐步过度到经口进食,并减少肠外营养制剂的用量,直至最终停用。
术后患者由于活动减少,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经口摄入食物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并尽量做到供给易于消化而富含营养素的饮食。
骨折等创伤固定术后,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将消耗较多的钙、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应注意从静脉或食物中给予补充。
饮食禁忌
不宜多吃骨头 骨的再生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骨折后如果摄入大量磷和钙,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造成骨质内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阻碍骨折的早起愈合。
不宜吃杏仁:杏仁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时,产生一种不易于溶解的盐类物质---草酸钙。这种物质不但阻止食物中的钙被吸收和利用,而却还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愈合。
营养食谱
三七蒸鸡
鸡肉 三七粉 冰糖
三七粉 冰糖与鸡肉拌匀 ,隔水密闭蒸熟 。1日分2次食用。
活血养血,养筋止痛 ,用于骨折初期。
骨折病人为何要少吃白糖
骨折后的修复过程需要大量的钙质,骨折病人过多摄取白糖后会产生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使机体呈酸性状态。机体就会动员钙、镁、钠等离子去参加对酸性产物的中和作用。这样势必会消耗较多的钙质,对骨折的修复不利。另外,过多的进食白糖,在糖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参加,这也就会消耗更多的维生素B。由于维生素B不足,继而也会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对骨折的康复不利。骨折病人不宜多食用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