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经。
功效:补肝、养血、明目。
主治:肝血虚所致的头晕眼花,夜盲,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病后或产后血虚。
说明:牛肝是黄牛或水牛的肝脏,是一种优质完全蛋白质食品,富含优质蛋白、铁、铜及维生素A、B、C等,是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主要食物,还具有良好的补肝明目的作用。
牛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较低,有补气健身的作用。
牛肚佐膳服食,可以补中益气,健脾消食
牛肺味咸,性平,入肺经;有补肺止咳的作用,治肺虚咳嗽。
牛肚
即牛胃,亦为补益之品。性味甘、平,入胃、脾经。牛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能补中益气,养脾胃,解毒。用于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
牛肝
牛肝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脏。性味甘、平,入肝经。 牛肝为优质完全蛋白质食品,每百克含蛋白质21.8克;含铁9毫克,维生素A高达183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2.3毫克,烟酸16.2毫克,维生素C18毫克。此外尚含钙、磷、铜、维生素B1、D及多种酶。牛肝因富含优质蛋白、铁、铜及维生素A、B、C等,所以是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要物,又具有卓越的补肝明目功能。
我国以牛肝治疗夜盲症由来已久,公元493年,梁代陶弘景《名医名录》中,就载有“雀目眼暮无所见”,当用“牛肝补肝明目”。
牛肾
牛肾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肾脏。牛肾性味甘、温,归肾经。其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磷、铁、维生素(B1、B2、C、A)、尼克酸等。能益精,补益肾气、去湿痹。
牛筋
牛筋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筋。其功用为补肝强筋、补血。
牛黄
为牛胆中结石。成分有胆红素、胆酸、胆固醇、麦角固醇、脂肪酸、卵磷脂等。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开窍豁痰、清心止痉等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新生。以牛典为主药制成的“六神丸”、“珠黄散”等,是治疗咽喉肿痛溃烂、痈肿瘟毒的特效药。牛黄清心丸,更是息风定惊、清肝热的急救药物。安宫牛黄丸,则能开窍豁痰,救人于中风瘫痪。
药膳方选:
1、生姜炖牛肚:牛肚一个,加醋、生姜共炖熟服食。用于补五脏,养元气,壮身体。
2、肝枣汤:牛肝250克,切片,大枣30克,共煮同食。治血虚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心悸,乏力等症。
3、牛肾粥:牛肾一枚(去筋膜、细切)、阳起石150克(布裹)粳米二两。以水五大杯,煮阳起石,取二杯、去石,下米及肾,加盐、生姜、葱白等,煮作粥,空腹食之。治五劳七伤,阳痿气乏。
4、红枣牛筋汤:干牛筋50、大枣10枚,炖食。治血虚症。
动物的内脏和瘦肉主要是提供蛋白质
肝脏可以提供该动物所需要的全部维生素
至于不同部位我还不知道有什么营养学上的不同
因为从生物学最基本的结构讲内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联合形成的
不同组织是由不同的蛋白质为主体形成的
举例来说:动物的心脏
是由大量的心肌构成
心肌是一种肌肉组织
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
因此蛋白质含量很高
动物的肠
皮肤
器官外表皮都是由上皮组织构成
上皮组织具有分泌
缓冲撞击
感觉等功能
因此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和胶原纤维。
总而言之,主要都是蛋白质
不同器官还有维生素
脂肪等
不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差距不是很大
因为人体有胃蛋白酶
肠蛋白酶
无论什么蛋白质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动物所需的氨基酸一共只有20种
而这20种氨基酸几乎在任何动物的任何器官中都含有的
也就是说无论吃什么内脏得到的主要营养都是这20种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