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过程中,录用主管机关根据考生所报具体职位的工作性质、职责任务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确定面试测评要素。测评要素就是指面试时要对考生进行测评的主要项目,与笔试所考查的内容不同,面试主要从能力方面和素质方面对考生进行测评。事业单位面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生进行测评。
(一)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包括综合与分析两方面的要素。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部分和要素看成一个整体加以考查,从事物的内在关系中把握其本质和整体特征。分析则是指将事物由整体分解为部分和要素,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查,以此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确定事物的不同特征,目的是得出抽象性规律。
综合分析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又要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各部分和各要素分别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
在事业单位面试中,考生回答问题时会体现出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表现在考生的思维是否具有敏锐性和严密性,能否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某种问题或者社会现象,能否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并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案。考官依据考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分。
(二)言语表达能力
任何类型的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在日常工作中既需要明确地获悉对方的意见和想法,更要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传达给领导和同事。因此,言语表达能力是事业单位面试必考的一项,虽然对这一能力的考查不会像普通话测试一样单独出题考查,但是在答题过程中,考官会根据考生的表达来判断其语言表述是否具有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是否能够清楚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或者语言过于偏激等情况。具体来说,衡量言语表达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1.逻辑性,2.准确性,3.情感性,4.流畅性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考生还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试着以各种不同的音调、语气来恰当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词义的褒贬等都尽量做到恰到好处,久而久之,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三)计划组织能力
计划组织能力是考查考生能否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计划组织能力是必需的,而且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面对的工作错综复杂,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种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因而,在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中,该项能力往往是必考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计划、筹备阶段:明确工作的目的及其要达成的目标,根据现有资源制订详尽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各项内容,全面考虑所需物资、费用预算、人员安排及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制订相应的预案措施。
2.组织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实施,要从整体上把握工作的进程,协调各方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及时把握进展情况并及时与领导沟通,善于发现和纠正计划与实际不符的地方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突发事件要冷静处理。同时,做好监督、服务、宣传等辅助性工作。
3.总结提高阶段:工作完成以后,要做好总结工作,既包括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对失败教训的反思。要对实际开支、个人具体工作情况等分别作出总结,写成书面报告向领导汇报。
(四)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有相似之处,都是将自己的想法、意见传达给别人,并让别人充分理解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以达到增进沟通的目的的一种能力。事业单位面试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与领导的关系、与朋友同事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等方面,通过考生回答问题时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考官借以判断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想提高沟通能力,要从以下两方面下工夫: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掌握与人沟通的四要素:
1.明确沟通的目的。
2.掌握好沟通的时间。
3.明确沟通的对象。
4.掌握沟通的方法。
(五)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指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决的能力。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是工作中所必需的,所以,在事业单位面试中考官会重点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而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中,考生很可能会由于情绪过于紧张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这就需要考生适当地进行训练,以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
(六)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这是事业单位面试中常见的一种问题,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真正喜欢并愿意从事事业单位工作,是否具有与职位相匹配的能力及素质。考官主要从考生的兴趣与岗位的匹配程度、考生的求职动机与岗位情况、考生对组织文化的认同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查。因此,考生需要提前全面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单位和职位,并表达出自己求职的稳定性。
(七)举止仪表
举止仪表是指考生的穿着打扮及举手投足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修养问题。把这部分放在最后并不表示它不重要,相反考官对考生的第一印象即来自于考生的举止和仪表,因此考生需要引起注意。
除了以上几种测评要素之外,事业单位面试还会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即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激励能力,即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关于语言能力的考察,主要包括流畅度、逻辑性与亲和力三个方面,且与考官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判断相对应,这种判断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能够接受、能够理解、愿意接受与理解。
一、语言表达流畅
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平时多做一些表达训练,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分别为朗读训练、演讲训练以及平时讲话训练。朗读训练切记要大声读,时间不宜太长,每天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否则易对嗓子造成伤害。演讲训练比较见效,适合短期突击训练,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他人配合。
二、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逻辑混乱内容就不清晰,考官很可能听不明白,逻辑是被他人理解的基础。逻辑不仅包括外在逻辑,即逻辑词的使用,例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等,还包括内在逻辑,即内容之间的深层联系,主要体现为空间联系与时间联系。
三、语言表达的亲和力
考生先训练外在表情,主要是眼神和微笑,每天对照镜子练习眼神和笑容,选择让人最舒心的表情,然后将它固化,可以借鉴空姐的练习方式,可从网络上寻找到资源。之后训练声音,语言要洪亮,音度要宏厚,通过大声朗读学会用腹腔之气发声,切不可细声细语。语调要有高低起伏变化,语气要亲切,表达不应太快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