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灵宝圆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2000年以来,大王镇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确保口粮自给的同时,采取典型引路、科技支撑等措施,实施了以传统名产大枣和蔬菜、牧业为核心的“大蔬菜”战略,大幅度地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大枣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别都已达到3万亩,家畜、家禽的饲养量均创历史最高。小城镇建设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之一,二三产业相应发展,提升了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净增200元。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一)农业经济。(1)粮食生产。当年新打机井39眼,铺设地埋管道21800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3.3公顷。年末,全镇有效灌溉面积3277公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93公顷,总产量1769.9万公斤。其中夏粮1957公顷,总产量633.5万公斤;秋粮2736公顷,总产量1136.4万公斤。(2)蔬菜生产。当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公顷,种植面积达到2889公顷,其中大棚和日光温室面积新增24公顷,达到666.7公顷。全年蔬菜总产量17838万公斤。(3)大枣生产。年末,大枣栽植面积达到2166.13公顷,总产量1658万公斤。(4)食用菌生产。当年栽培食用菌405万袋,其中香菇154万袋,平菇、黄伞菇251万袋。(5)畜牧业生产。当年新发展牧草面积43公顷,建青贮池20个,新增贮量280万公斤。年内,大家畜、生猪、羊、家禽出栏量分别为962头、15085头、6600只、108522只;年末,大家畜、生猪、羊、家禽存栏分别为7117头、11948头、12113只、170316只。全年禽蛋产量76.9万公斤,肉类总产量149.2万公斤。(6)果品生产。当年,树形改造263.3公顷,果实套袋1.15亿只,新发展设施栽培小杂水果4.34公顷。全年果品总产量2756万公斤,其中苹果产量585万公斤。(7)林业生产。当年完成退耕还林91.6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48.3公顷,荒山造林43.3公顷;速生杨栽植300公顷。
(二)中小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年末,全镇共有中小企业1445个。其中,骨干企业有三门峡亚森特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大王镇鹤立果蔬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王镇后地奶牛厂、大王镇沙坡建材厂、大王镇西南朝木板厂,、大王苗圃(李孝民园林)等,年总产值70571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0737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6万元。年上缴税金410万元。在劳务经济方面,全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4450人次,劳务收入8637万元。 大王镇是灵宝老县城的所在地,荟萃着灵宝当地的著名小吃,如老城的卤肉、烧猪头、羊肉汤等别具美味;灵宝汤圆、枣粽子、硬面烧饼等也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