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此,其他大城市不好说
北京的大学很多,其中也有很多只对北京招生的学校
外地召北京的学生相对较多
北京的国家极重点学校召外地(具体到各省)的少
北京是文化中心决定了第一条
北京学生在外地学校的表现和楼上兄弟的回答也许导致第二条
关于第三条,曾听说过北京某高校提议增加在某省的招生人数,被某省回绝,原因是不能为这么多的学生毕业回来提供工作岗位(也就是需要不了这么多高层人才)。因为每年对入京的户口数量是有限制的,所以毕业后总会有一大部分人回老家
就此看来,不太可能解决。
p.s.所引事例,是从一个帖子上看到的,真实性不能完全保证。
每每录取线公布之后,都是各地口水战的开始,一般要持续到9月份。我的解释是:北京市是集教育中心,政治中心等等为一体的城市,人口多,很混杂,常住人口已突破2千万,学生的上学问题就一直就地解决。各种有正式招生资格的大学59所,大专院校24所,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省市,如山东(50所)。按照解决70-80%的录取率计算,北京根据各学院校录取的数量在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绩中折合的录取成绩基本上就是现在公布的成绩。与其他省市的考试录取没有任何关系,不管试题难度大小,录取的比例是不变的。山东的考生人数多而录取分数很高,因为本省市的大学院校实在太少了,想进北京抢一杯羹确实不容易。对外地学生以高分录取是每一个大学改善录取现状的一些措施,但是前提是录取满自己城市的学生后才可以。以上回答菲官方言论,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校长曾经说过:
北京大学的发展是由北京地方财政支持的,因此北京考生招收的多实际上有回报地方财政的意思
北京考生相对于其他地方的学生虽然分数低但进入北京大学之后并没有比别的地方的学生差劲,我本人就是北大的一名北京生,我们是学中文的,北京生由于平时对课本知识不是那么执著,所以人文素养比外省学生强很多
没有办法解决,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
北京的同学都是低分高能(也是听别人说的)。
和教育无关,是国家政治的需要。关系国家的安定问题。所以没有看法,没有绝对的公平。